【自由話題】台灣,下一個 AI 重鎮

台灣,下一個 AI 重鎮

新聞報導:《富比士》台灣如何成為亞洲人工智慧的首選重鎮

Sep 29, 2018, Ralph JenningsContributori

2018年5月7日在西雅圖,微軟年度軟體開發人員大會中,微軟提及:希望在台灣進行更多的人工智慧的研究。(圖片來源)

報導中指出,台灣於人工智慧 (Artificial Intelligence, AI) 領域的實力不斷增強;Google, IBM 和 Microsoft 等企業,皆紛紛表示即將在台灣成立 AI 研發中心或類似的計畫,但究竟是為了什麼選擇台灣呢?

台北美國商會會長,傅威廉表示:「台灣正在進行許多人工智慧的研究工作」、「與AI發展相對成熟的鄰近地區比較,中國的AI人才競爭非常激烈;相較於台灣,企業能聘請到更忠誠、更穩定的傑出工程人才」,此外,另一個關鍵優勢為台灣的技術生態體系相當完整,除了校園的技術支援、以科技為核心的文化及網路基礎設施都有相當程度的支援。


人才媒合

台灣的大學每年約有近 10,000 名資訊工程及資訊管理科系的畢業生,這種技術人才的供應鏈反映了台灣自1980年代以來對高科技產業的重視。此外文中提到:中華經濟研究院的研究員吳惠林表示:企業需要人才創新,而台灣人才的薪資成本相對低廉。根據3月份台灣媒體報導,社會新鮮人平均期望薪水約為3.3萬新台幣。

之初創投 (AppWorks Ventures) 的創始合夥人 Jamie Lin 指出:台灣人工智慧相關研究人員的薪水可能僅有美國同行的五分之一。但台灣的大學並不缺乏傑出的人才,在 AI 相關研究的成果也在世界大學中名列前茅,其中位在新竹科學園區的國立交通大學和國立清華大學,更是人才濟濟。在相同程度的人才中,台灣技術人才的僱用成本更低,甚至還有中文語言的優勢,更能與中國企業進行溝通。

由創業加速器(之初創投)最新扶植的一批新創產業中,33家公司中,有20家新創公司正致力於開發人工智慧及物聯網。其中兩個例子為自動駕駛汽車、智慧工廠。

同時,台灣當地的公司紛紛展示各自人工智慧專案的發展。根據媒體《數位時代》指出,新創企業,慧景科技(thingnario)正在開發人工智能軟體,用於計算清潔太陽能電池板的最佳時間,並預期將發電量提高15%以上;配合美國新創公司開發AI的需求,精誠資訊 (Systex Corp.) 將向美商圖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(Graphen) 提供反洗錢的技術支援。台資企業宏基(Acer) 也已經開發出人工智慧,協助計程車司機選擇最好的道路找到有搭車需求的乘客。


硬體技術

除了開發人工智慧的軟體技術人才外,人工智慧的發展要素脫離不了硬體技術上的支援。

宏碁執行長,陳俊聖表示:人工智慧已發展30餘載,因“大數據”的發展、不斷提升的運算能力、資料取得的便利性、資料大量儲存的技術,使AI得以發揮;宏碁也已經布局人工智慧相關領域的開發。

其中許多台灣本土企業也相當具有開發AI的潛在機會,如光寶科技、宏達電等。Google 也與 Android 智能手機開發商,宏達電(HTC) 密切合作; 1月份時,Google收購了約2000名宏達電工程師、設計師和相關技術人員。此外,Google也表示:今年(2018)將在台灣僱用300名員工,並培訓近 5000名 AI 領域的學生。

Google 資深副總, Rick Osterloh(左二), 2017年9月21日在台灣新北市舉行的記者發表會。Google收購宏達電(HTC)部分股份 (圖片來源)

自由觀點

台灣低薪的環境、低廉的生活物價下,成為國際大廠"錢"進台灣投資的助力,儘管無法改善仍是低薪的現況,但在 AI 發展的浪潮下,若台灣真能在人工智慧領域技術領先全球,相信未來不僅是在薪資、生活水平,甚至是教育環境、社會福利等,都能隨 AI 技術的成熟而改善!最後也期許 AI.Free Team,能成為這一波台灣人工智慧改革下的推手,一同推動資料科學普及化,幫助更多願意學習AI、資料科學的莘莘學子一同投入人工智慧!

若有任何疑問或建議,我們相當歡迎讀者們,針對此新聞來信與自由團隊做進一步探討喔!(Email: AI.Free.Team@gmail.com)